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秦都区法院召开“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
作者:张丹  发布时间:2013-08-23 14:50:13 打印 字号: | |
  8月21日上午,咸阳市秦都法院党组带领中层正职以上领导,在辖区人民街办天王一社区、马庄镇押小村召开“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广驻村、社区“法官工作室”先进工作经验,并邀请了市中院、区政法委、人民办、马庄镇相关领导、社区、村委会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媒体参加。

  在天王一区社区推进会上,该院就如何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职能,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法律服务,听取了街道办、社区领导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法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带来的新气象,尤其是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用鲜活的事例予以论证,其中,今年6月份,驻天王一区社区法官王维佳成功化解了一起老人因刮风被断的理赔纠纷,以社区承担老人756元医疗费而解决,双方均表示满意,反映良好。事后,王法官还指导该社区制定了《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及责任分工》制度,弥补社区在公共安全制度管理上的缺陷。

  在押小村的推进会上,马庄镇领导、押小村委会主任及村民就“一村(社区)一法官”机制实际运行的效果和意见建议充分发表了看法,认为该机制的亮点是法院把法庭搬到了“家门口”,把法官“工作室”移到了村上,贴近了群众,拉近了法官和老百姓的距离,改进了法院的工作作风。从实际效果来看,村民们一致认为,“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的运行,有力地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今年初,押小村两邻居为桩基界绊发生纠纷,继而发生打架事件,致一村民受伤。该院依法受理此案,被告人被逮捕,受害人家属是年逾七十岁的老人,家庭困难,因赔偿款尚未落实,他们要求驻村法官帮助解决,驻村法官马晓玉在请示院领导后,依据法律规定,带领家属与办案法官见面以缓解不满情绪,并在村委会参加下,妥善处理了民事赔偿事宜。

  现场推进会后,随即召开了“一村(社区)一法官”经验交流会。会上,该院立案庭法官王维佳作了题为《阵地前移 能动司法》的经验介绍,从思想认识、法官职责、司法为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社区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少年审判庭法官马晓玉以《深入农村 为民服务》为题向大家讲述了如何在农村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经验;立案庭法官蔚志强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谈了自己在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经验和做法;行政庭庭长何卫东以《深化认识、厘清思路、聚集正能量;方式灵活、多措并举、开创新平台》为题转变意识、创新形式、司法阵地前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

  通过推进会和交流会,达到学习先进、相互交流、推广经验、推动工作的目的,为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努力把每个“法官工作室”打造成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预防和化解纠纷、提升法院公信力的阵地和堡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秦都区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