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伴随着这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军已走过了光辉的86周年历程……
长期以来,一批批优秀的干部、战士完成了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脱下军装,告别军营,复转至地方后参加到人民法院建设的行列里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他们在人民法院干警这一特殊岗位建功立业,勇挑重担,争当尖兵,把人民军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法院工作中来,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好一行”的那种敬业精神,在兴平法院和社会各界传为佳话,这正如兴平法院院长安腾若所称赞的那样:“昔日军营骄子, 今朝执法尖兵。”
曾任副院长的高崇宝同志人称“来自军营的男子汉”,他当年初到南位法庭任庭长,一个月时间办清了13起全部积案;在处理龙兴村与邻县一村的村民因争夺滩地而发生的纠纷时,他坚持现场调解说服,曾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在副院长的职位上,他愈加严格要求自己,1992年8月的一天,他的一个侄女找到他为婆家亲戚说情,说婆家有人犯了刑事案子,让他设法给判个缓刑,好保住其在工厂的“饭碗”,高院长听明来意后,态度明确地对侄女说:“我手中是有权,但这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不是咱祖宗留的,我不能拿来徇私情、讲情面,该咋判咋判。”
由正连转业至法院的 审判员来俊杰同志长期在立案庭工作,在十多年里,他共接待群众九千余人次;处理群众来信三百七十余件;指导投诉群众写诉状五百余人次;作接待笔录四百一十余份;为群众义务代写诉状一百六十份;为外地法院代宣判、代送达传票三百九十余次,控制个人越级上访三十余人次;控制集体上访十一起,二百三十余人等,兴平法院曾号召全院干警向来俊杰同志学习,陕西省高院给他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奉献于审判工作的岗位,“长江后浪推前浪”更是常态。法官董建生同志毕业于石家庄炮兵学院,曾在驻宁夏某部队服役17年,2001年从营级干部岗位转业分配至兴平市法院工作。从部队到地方,从军官到干警,董建生同志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突出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2005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通过了全国法律资格考试,被任命为法官后迅速成长为一名办案能手,他所审结的案子受到普遍好评。在送法进军营活动中,他厚积薄发,通过大量案例、事例,结合部队条令、条例及规章制度,结合军人在提干和复员、转业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按照“什么是法律”、“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学习、运用法律”的逻辑关系,为辖区驻军部队官兵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法律课,受到极高评价。
周霞曾是一名女兵,安排到兴平法院后,她既任法警,又做书记员,不管是公判会值勤,还是庭审作记录,工作干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使命第一”的精神和英姿飒爽的气质、作风,使她在兴平法院脱颖而出。
兴平法院法官、执行二庭庭长熊云飞在执行一起入室抢劫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连夜伏案笔耕,以最快的速度向咸阳师范学院附中和渭城区双泉学校送去了《司法建议书》,详述当事人家庭困境下,师院附中免收了受害人孩子尹娇(高二)的学费并给予其500元的助学金予以支助;双泉中学除免收尹新(初三)学杂费外,还退回了200元的补课费,同时,两所学校均安排各自班主任做好尹娇、尹新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孩子从惊吓、内向、自卑、孤僻中走出来,投入班集体的温暖之中。与此同时,熊云飞法官与法警利用元旦放假和被执行人春节前返家之机,先后六次到被执行人家中找人,并请村干部协助做监护人工作,2012年元月5日晚11点钟,熊云飞法官终于从两监护人处执行回来2.6万元执行款并于第二天通知受害人其妻薛雪平领取了此款,该薛将一封表扬信送到了兴平市法院安腾若院长的手中,深表她的敬意。
张勇杰转业到兴平法院十多年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如今已成长为兴平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张帆在部队是技术干部,到地方后对法院调研工作情有独钟,将良好民俗引入办案,实现了案结事了;梁文强复员安置到兴平法院后,天天早出晚归,他任院办副主任时派车开油,为了避嫌,他上班由骑摩托车改为步行,当下早已挑起兴平法院办公室主任的担子;法警大队队长刘远军待人真诚,好学不倦,他是从驾驶员岗位成长起来的中层干部,为法警队伍建设操劳不已……鲁科社以副团职干部转业至兴平法院,他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和精神认认真真做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显示了人民军队领导干部过硬的综合素质。这些仅是长河浪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他们永远的河床 !
据统计,在兴平法院工作过的复、转军人目前已达46名,今天仍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有16名。他们正以与时俱进为己任,以严于律己为荣耀,牢固树立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坚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成效,在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像当年身着绿色军装从戎一样,怀着赤子情怀,把自己再次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让军魂在天平上继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