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9月全省法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以来,旬邑法院在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会议精神,在全县14个镇(社区)187个行政村中建立了33个法官工作室、173个法官工作联系点,使法官联络覆盖到全县每一个镇、社区、村组,扎扎实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加深实质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方式;是政法机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干部群众法律素养、促进“平安旬邑”、“法治旬邑”建设的有效途径。教育干警充分认识到“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警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全体干警的思想统一到了“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上来,为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及时制定措施,完善工作机制。2012年8月份全省、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会议之后,该院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全体党组成员赴陇县法院学习考察,认真学习工作经验,结合该院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制定了《旬邑县“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科学设定工作平台,确定联系法官的职责和任务,将全院干警对应分配到全县187个行政村。统一制法官工作室标牌,在村组(社区)的法官工作室醒目位置悬挂,设置公示栏和便民联系箱,公布联系法官的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今年以来,全县开展“三官一律”活动后,又及时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要求,同时,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建利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另外,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工作,专门成立了“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管理中心,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敬业心强的资深法官担任管理中心主任,专门负责全院“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将“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纳入到全院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与审判执行同部署、同考核、同奖罚,考核的主要依据为工作台账、工作日志、化解纠纷记录等材料,每月进行考核通报,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到位、任务未落实、效果不明显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完不成全年工作任务的部门和个人年终评选取消资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工作。法官工作室建立后,该院将其与深化“三查三进三解”、审判“五进”、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裁判意见建议、平安创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刹歪风、整纪律,改作风、抓落实,提效能、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活动相结合,立足基层、服务基层、为民司法,当好基层群众的“诉讼服务员”、“矛盾调解员”、“法律宣传员”、“社会管理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就地审理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法官工作室建立之后,驻村(社区)法官纷纷行动,前往各自联系的村组(社区)开展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对涉及联系村组(社区)的案件,根据具体案情,积极开展巡回、就地审理和调解工作,以案释法、宣传法制,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自2012年9月以来,共巡回办案180 件,征询旁听公民意见 320人(次),受教育群众6500人(次)。二是深入推进平安旬邑建设“十大工程”,扎实开展法官干警“进百村、访千户、送平安”、“三查三进三解”主题活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帮助民困、解决民需、赢得民心。截至目前,全院干警共征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26条,走访群众383户,解决群众法律咨询186人(次),发放平安创建宣传材料1.5万余份,召开群众座谈会 33次。三是抓好社会管理方法创新,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被判处管制、缓刑的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帮助他们尽早融入社会,避免重新犯罪。积极开展司法建议工作,针对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生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驻村(社区)提出司法建议13条,落实10条,促进了基层农村社会管理进步。四是进行基层调解培训,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法官在联系的村组开展法律业务集中培训,在个案调处中通过“传、帮、学”的方式培养当地一支民间调解员队伍,对民间调解员进行法律业务知识尤其是婚姻家庭、继承析产与民事案件的理论知识培训。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以案说法、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30次,培训人员 660人(次),举办法律宣传30次,受教育群众2.3 万人(次)。五是扎实开展“双百双千”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紧紧围绕“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掌握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盼、解决群众所急、满足群众所愿”开展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访、虚心听、仔细查、扎实改。截至目前,全院干警共走访群众83户,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3条,撰写调研报告12份。
“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的初步成效。一是及时化解了大量的诉前纠纷。非诉调解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案件,不仅缓解了法官的办案压力,而且促进了审判力量整合,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发挥出最大功效,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在今年第一季度行业满意度测评中,旬邑法院名列全市第二,四个基层法庭名列全市43个基层法庭中前八名。二是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了司法亲和力,使司法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支持与信任。三是促进了平安旬邑创建工作,提高了“两率一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法律需求,同时使群众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八个旬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