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之窗 > 法官论坛
践行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一:开拓新视野 瞄准新目标 忠诚履行新时期法院工作的历史使命
作者:刘仲屹  发布时间:2012-08-09 02:17:49 打印 字号: | |
  在西咸新区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践行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法官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把司法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法院工作进行了准确定位,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搞好二项活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四项工作方针,全面实现三个提升的工作要求。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的理念落实到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上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履行好职责和使命上下工夫,最大限度地提高干警司法能力。

  一、“忠诚”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方向

  基层人民法院处于维护社会公正、保证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肩负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强大的司法保障。什么是忠诚 ,“ 忠诚 ”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办案,着力解决制约法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实际,能动司法,组织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抓住新机遇,解决好人民法院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的职能发挥问题,为法院解决诉讼纷争、服务经济发展开辟新途径。要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把学习先进典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比责任,争当忠诚为民的好法官;比能力,争当案结事了人和的好法官;比品行,争当清正廉洁的好法官。自觉提升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辨法析理和做群众工作的主动性。

  二、“为民”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的司法宗旨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了解民情,切实反映民意。开展法律咨询,设专人接待来访群众,答疑释惑,从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最急、最盼的问题入手。强化诉前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积极开展巡回办案活动,选择典型案件深入农村、社区开庭审理案件,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和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参加旁听,征询意见建议,力求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要建立案件回访制度,有选择地对已经审结 的案件进行回访,了解案件审判的社会效果和群众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审判作风,提高案件质量。要完善信访制度 ,实行首问负责制、登记督办制和院领导定期督查制度,保证来访的群众人人得到接待,事事得到答复,件件得到落实。

  三、“公正”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

  要坚持秉公断案、不徇私情,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按法律规定理清当事人之间的是非争议,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做出妥善处理。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防止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要推进阳光司法,增强司法公信,完善司法公开机制,依法公开立案、庭审、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内容。要强化内外监督,健全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县委、人大汇报法院工作,主动接受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或开展执法监督活动,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廉洁”是人民法院干警必须始终坚持的职业操守

  廉洁是基石,人民法院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司法廉政建设,才能真正确保司法公正。首先要加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 道德防线。严格贯彻落实“五个严禁 ”、“ 六个不准”等规定,深化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干警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法治观念和公正廉洁的司法意识。其次要创新制度,切实提高防治司法腐败的能力和水平。以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为契机,加强重点岗位和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全院干警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刻苦锤炼品德意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来讲,只有筑牢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决心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地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广大干警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一步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把司法本领的增长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要始终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胸怀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在各种风险面前经受住考验,坚守公正司法、廉洁自律的底线;要始终牢牢把握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之中,融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之中,在人民司法的大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要始终坚持依法办案,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司法审判,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营造理性、平和的社会环境,形成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深化司法能力建设是人民法院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首先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法律得以正确实施、法院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就要不断提高全院干警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要确立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法院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学习大讨论、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法官为人民、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学习教育活动,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干警自学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法律。要加强党性教育,提倡党员法官争当推动三项重点工作的表率,将党的先进性贯穿于执法办案和司法为民的各项工作中;加强道德教育,把公正、廉洁、为民等要求作为法官道德底线和基本政治标准;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干警学习各项廉政条规,抓好制度和职业操守养成,时刻记住和严格尊守党纪法规、廉洁规范,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其次,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在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诉讼上体现出来。通过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高效和温暖。一是坚持导诉服务制度,方便群众诉讼,设立了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当事人诉讼;二是全面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健全各项信访接待制度,当事人到法院咨询,接待法官均给予详细讲解,并免费发放诉讼宣传资料;组织干警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巡回办案,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坚持“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全面加强案件调解工作,着力构建大民调网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提高办案速度,减轻当事人诉累。积极实施公开审判制度。在巡回审理案件时,严格按规定程序公开开庭,方便群众旁听,达到“审好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第三要提高司法能力,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服务建设陕西强县。要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提高司法能力,着力培养学习型法官,学习提高关键和保障。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颁布了许多新的法律、法规,只有向实践和社会学习,向兄弟法院学习,向人们群众学习,加强培训,进行岗位练兵。围绕审判工作开展学习研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积极鼓励干警参加各类学历教育、上级培训,从时间和学费上给予保障,切实提高广大干警的业务能力。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广大法官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根本,是人民法院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广大法官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牢固树立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坚持始终不渝地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和楷模,真正做到司法公正、清正廉洁、取信于民,就一定能够让全社会看到法治行进的足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力量。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必须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建设作为加强政法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组织 全体干警学习、实践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法官的精神境界,确保法院 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官的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构建和大力弘扬,必将会从整体上提升人民法官的精神风貌,大力提升法官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为“司法为民”、“司法公正”奠定良性评价的社会舆论环境,为推动和深化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意识形态的保障。

  面对繁重艰巨的审判任务,人民法院任重道远。全院法官干警要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始终坚持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廉洁奉公,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努力践行“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促进泾阳和谐发展,自觉地把审判工作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定位,体现作为。
来源:泾阳县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