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学作品
红楼随笔系列之低调做人
作者:庞小鸽  发布时间:2011-10-09 08:58:14 打印 字号: | |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厉害角色。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见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王熙凤“是一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见第十三回)。事实上,王熙凤在处理秦可卿的丧事时,她的妥切周全、她的泼辣能干有目共睹,她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赞扬,“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第十四回)。但是,王熙凤太爱把自己当盘菜了,自认为许多棘手的事情非她莫属。她曾对铁槛寺的老尼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第十五回)。第六十五回里,作者借兴儿的口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脸上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在第十二回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一命归了西。当然,这也有贾瑞咎由自取的成份在里头。在第十五回里,“王凤姐弄权铁槛寺,”活生生拆散了一对有情人,硬是不顾两位青年男女的死活,安享了银子三千两;“可怜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王夫人连一点消息也不知。自此风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见第十五回、第十六回)王夫人的丫鬟金钏投井死了以后,丫鬟名额空缺,她故意拖延,非等人送足了礼才补。丈夫贾琏央求她让鸳鸯帮着偷贾母的金银器变卖,她也趁机敲竹杠。在第六十九回里,王熙凤“弄小巧用借刀杀人”,“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她用各种手段,使得尤二姐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最后,只能含恨吞金而亡。作为贾府这个大家庭里的当家人,她仗着贾母——这个高层领导的宠爱和信任,玩弄权术,欺上压下,骄横跋扈,颐指气使,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王熙凤处心积虑地为自己谋划,为大家庭谋划,到最后的结果如何呢?丈夫贾琏根本指望不上,琏二爷在她年轻貌美的时候,在她权势显赫的时候,在她风头正劲的时候,尚且四处偷腥,并且,还时不时地以她没有儿子为借口,常常盘算着将她休掉另娶;婆婆(邢夫人)常常给她气受,让她难堪,让她出丑,让她当众下不了台;她的亲哥哥王仁,名不副实,不仁不义,贪了她诸多钱财,竟然在她落难的时候,对她不管不顾,甚至变本加厉,卖掉她唯一的亲骨肉——巧姐;她的亲姑姑(王夫人,宝玉的母亲)也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忖度着让宝玉、宝钗成亲后,让宝钗来取代她;赵姨娘伙同马道婆还要诅咒她,甚至不惜采用下三烂的手段欲置她和宝玉于死地;至于平日里丫鬟、小厮们背地里对她的怨恨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后来,探春、宝钗、李纨等管理家族事务时,丝毫也不比她逊色,况且探春、宝钗又识字明理,文化水平高,遇到事情考虑妥切周全,还会换位思考,人人都心悦诚服,个个都赞胜于凤姐。不知凤姐这时候作何感想?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见下场是很悲惨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将干中计”里的周瑜,论起心计来,比老奸巨猾的曹操更胜一筹:赤壁交战前夕,两军相持。周瑜乘小舟偷看了曹军的大营后,忧心忡忡,正担心曹军熟悉水战,自己抵挡不了。蒋干自以为是,急于建功立业,“昂然而来”,却不知自己一头钻入周瑜设计好的圈套中,让周瑜实行借刀杀人之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大都督真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可以想见周瑜当时是何等的风流潇洒、气冲霄汉!他太爱把自己当盘菜,也算得上有勇有谋,众人的抬举使得他有点飘飘然。然而,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当他遇到孔明先生,只能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后来,我们都知道了结局:周大都督被诸葛先生用计谋气得吐血而亡。一代少壮派军官英年早逝,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现实生活中,无论一个人曾经多么风光、多么辉煌,他总会有无奈的时候,总会有沮丧的时候,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在人屋檐下”,他(或她)就不得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没有见过撞倒南墙的,只见过头破血流的。现实生活中,谁都不是无可代替的,如果太爱把自己当盘菜,一味地唯我独尊,恃强逞能;只知进攻,不知防守;不懂柔术,不会变通;只知前进,不懂后退;不懂得适时地收敛自己的锋芒,那么,到头来吃亏的必定是自己。就像小说里的王熙凤和周瑜一样。

  我常常想:在生活中不妨学得傻气一些、蠢笨一些,不把自己当盘菜,学会向生活退让,学会向生活妥协,学会与生活讲和,学会低调做人,学会逆来顺受,学会韬光养晦,这也许就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来源:兴平市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