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暖民心,作风定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凝固的历史音符,也是对加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王胜俊院长指出“要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态度问题,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之事当家事,事事处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人民法院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把当事人当家人,把当事人的事当自己的事,穷尽一切办法提高办案效率,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对司法工作的期待,是党性的要求,是人民性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职责要求,更是人民法院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因此,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就必须大力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人民法院的领导干部,是法院干警的模范带头人,法院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法院审判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深刻的影响,是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不懈动力。笔者认为,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原则,紧紧围绕正确履行审判职能,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因此,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强人民法院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必须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增强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性;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司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王胜俊、安东院长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进一步深化“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和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刻认识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的内在统一性,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群众意识,端正司法理念,自觉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公正廉洁司法的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
进一步加强学习作风建设,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学习是推动工作的动力。作为人民法院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改进学习方法,保证学习效果,要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善于把法院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推进,始终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解决法院工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工作创特色、求突破、上层次、上水平,不断提高应付挑战,化解矛盾的能力,善于运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科学分析审判工作面临的各种矛盾、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坚持深入实际,掌握实情,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推动工作科学发展。人民法院领导干部是法院工作的“领头羊”。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要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六个一”活动,带头深入开展“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活动,真真正正深入人民群众,了解法院工作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拿出更多时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每年要确定重点调研课题,总结提炼经验,形成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并及时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制度,要经常深入分管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发动、督查指导,经常与干警谈心,关心干警的成长进步,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好干警的积极性;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带头深入群众,带头推动工作。
进一步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组议事规则》,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会前广泛征求意见,会上开诚布公,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用于修正错误,不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党组工作规则,并安排充足时间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党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切实发扬民主,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倍加珍惜、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即讲党性、讲原则、又讲和谐、讲和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坦诚相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抓好全局指导、宏观决策和统筹协调,切实发挥好法院党组在法院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加强为民司法作风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审判工作,人民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因此,作为法院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一是要努力在方便群众诉讼上有新作为,使人民法院离群众更近些,让群众打官司更方便更快捷。要进一步完善立案信访窗口建设,规范工作制度,改进服务态度,真正把加强群众观念,改进司法作风,促进司法公正,融入到立案信访窗口工作人员的灵魂深处,努力打造成为人民法院的为民之窗、文明之窗、和谐之窗、公信之窗。二是要把案件办得更快些,让公正来得更早些。要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加强以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法官技能考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等为内容的审判管理工作,积极争创审判执行工作良性循环,让公正来得越来越早。三是要把公正司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是下大力气开展司法便民活动,让人民群众信任司法、尊重司法,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深入开展审判工作“五进”活动和征询旁听庭审公民意见活动,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加大司法救济力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真真正正体现司法便民、为民、利民、惠民,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改革带来的温暖。五是要以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把信访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把群众呼声当成第一信号,把群众要求当做第一选择,及时跟踪和聚焦涉诉信访的热点问题,围绕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纵深推进,努力把信访过程变成做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进一步加强廉政作风建设,确保公正廉洁司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法院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坚持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广大干警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贯彻“五个严禁”、“六个不准”规定,严格遵守各项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带头践行廉政承诺,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人事纪律、审判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为广大干警树榜样、做表率。围绕正确行使权力这个核心问题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正确有权、廉洁用权,既要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又要举好旗、办好案、管好人,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分工,切实负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严格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落实,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促进法院领导干部廉洁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