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开展,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从9月初部署开展“执行百日会战”活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绩。截至10月12日,会战活动中执结案件334件,其中全部执结271件,部分执结39件,无财产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4件,显著提高了执行案件执结率和实际到位率,使整体执结率达到82.2%,实际到位率达到79.5%,有力保障了涉诉群众的实体利益。
穷尽执行线索和方法,充分适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手段,加大执行力度。该院在坚持“五查一控”(即向银行、工商、土地、房产、车辆管理等部门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控制被执行人出境)的基础上,对财产权属明确的及时依法变现;对到期债务权无异议的及时扣划;对恶意逃债、“脱壳”经营的依法变更、追加执行主体。通过查封、扣押、冻结、搜查、扣划、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及时调查和控制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转移藏匿财产、妨碍执行、拒不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坚决依法司法拘留、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会战活动中,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实施拘留18人次、搜查21人次,对妨碍执行的3起案件被执行人罚款合计50万元,有力打击了拒不履行和其他妨害执行的行为。同时创新执行方式,采取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各个突破的方法,积极推行公告执行、悬赏举报、执行听证、换人执行、限期执结等形式,因“案”制宜,灵活执行;因“时”制宜,突击执行;因“地”制宜,集中执行。对涉及群体利益的案件,在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的同时,依法稳妥执行;对社会关注的案件,成立专案组,在党委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重点突破,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对因被执行人赖债、躲债、逃债或者因难以寻找被执行财产而未执结的案件,采取公开曝光、悬赏公告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改进工作作风,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认真落实司法为民各项措施,将司法为民的要求贯穿、体现在执行过程每一个环节中,使普通百姓通过执行工作的一点一滴,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为维护群众利益所作出的努力,赢得群众的信赖。另一方面,放弃了中秋节和国庆假期,执行干警加班加点,始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连续奋战,确保了执行行动的强力开展。活动中,院局领导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中层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成为执行的中坚力量,普通干警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会战工作当中,发挥不怕苦、不叫累、优良作风,早出晚归,不畏艰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钉子案、骨头案,掀起了会战工作的高潮。
9月17日,为展示会战活动进展及成果,该院召开了执行案件款公开集中兑现大会,现场发放案件款225万元。对于因年纪较大或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执行申请人,则直接登门送款。8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吕兴盛老人在自己家中领取1.5万元案件款时,非常感动,连道几声“想不到”,并深有感触地说“秦都法院执行工作有‘四新’即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新效果”。上述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并被咸阳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