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秦都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作者:郑 军  发布时间:2010-08-18 08:54:28 打印 字号: | |
  面对今年上半年该院在全省法院系统满意度调查排序居后的被动局面。咸阳秦都区法院党组和全体干警深刻反思,结合法院上半年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针对薄弱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提高辖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集中开展“走访群众、法官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司法作风,落实司法便民,密切法院与群众的关系。今年8月初以来,该院从院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到部门负责人、一般干警,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农村包片包人征询意见。每名干警走访征询50人,逐人逐单位发放“便民联系卡”、“征询意见表”,实地调研,了解民意,征求意见,民一、民二、两个法庭在辖区建立“法官工作室”,每周三由法官到社区办理调解、咨询工作。同时,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活动,每个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归纳意见,提出整改方案,进一步密切法官与群众的感情。

  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取得理解和支持。该院制定了走访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实施意见,院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部门负责人分区包片,对辖区内的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逐一走访,征询意见,发放“便民联系卡”。并成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由政治处负责,建立走访征询意见汇总册,及时收集处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位领导确定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联系人。

  强化便民意识,落实便民举措。从细化为民服务入手,加强立案“窗口”建设,扩建了立案信访大厅,完善了信访接待、诉讼引异、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和速裁、司法救助、案件查询、案卷移转、判后答疑等八大功能。针对辖区交通肇事案件激增的现状,由立案庭派驻合议庭在秦都区交警大队设立“交肇案件调解速裁庭”,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及时化解交肇案件,解决群众纠纷。进一步规范立案工作,在立案庭印制、摆放近50种诉讼便民材料,供来访群众和诉讼当事人随时取阅。同时,积极推行节假日立案、上门立案、预约立案、邮寄立案、电话查询等便民措施,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在审判环节,建立健全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相配合的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和便民诉讼网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大力开展送法下乡、巡回办案、就地开庭、法官进社区等专项活动,方便群众诉讼。把法庭搬到农村、社区、学校,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民事权益保护,在民一庭率先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庭”,试行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增强民事审判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继续推行刑事审判“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区矫治,做好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帮教回访工作;在辖区学校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讲授法制课、推进校园巡回开庭、选派法官担任法制副校长等活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推行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离,实现执行收结案良性循环,改革执行方式,建立执行威慑机制,对恶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公开曝光等措施,努力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严格落实公开审判,推行审务公开、法律文书上网评比制度,通过设立院长信箱、信访电话,院领导、部门负责人、法官包抓信访诉讼案件,坚持院领导值周制度,做好息诉服判和信访接工作,让人民群众从处理的每一起纠纷中,感受到审判活动的透明与司法公正,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继续加大对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减免诉讼费用,提供法律援助。完善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对生活困难的执行案件申请人、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予以适当救助。

  狠抓案件质量,实现公平正义。从案件质量和司法效率管理入手,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形成由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进一步健全审判管理机制,健全案件评查、评析通报制度,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完善案件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中层领导“末位问责制”,一般干警“末位待岗制”。严格落实月检查、季述职讲评、半年初评、年终综合考核评比与奖惩挂钩等措施,确保精细化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从严治院,从严管理,提升司法形象。狠抓宗旨教育、纪律作风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深入开展法官、书记员、法警、陪审员岗位练兵活动,充分发挥“法律实务研究会”的作用,努力营造重学习、比业务、赛技能、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引导人、约束人、评价人。发挥廉政监督员的职能作用,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开展庭审现场转播、展现先进个人事迹、案例评析,大力弘扬典型,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全面加强法官队伍的思想、作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来源:秦都法院
责任编辑:殷春波